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

发布日期:
2023-04-09
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4):343-355.
摘要:

节律控制是心房颤动综合管理的重要部分,能有效降低房颤负荷、减轻患者症状,在早期房颤中有改善预后的证据。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是节律控制策略的一线推荐。本共识主要内容为房颤节律控制的整体原则、AADs的特性及不同人群房颤患者的用药建议,以供临床决策参考,指导合理规范用药。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VIP指南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azraelc
2023.04.10
回复
没有广告真的很好,看指南不受干扰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Lex666
于2023-04-10上传
编者信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

先后共成立了工程学组、电生理学组、起搏学组、儿科学组、药理学组、地市培训学组等六个学组。 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术年会,至今已举办十四届(中国心律学论坛)。并出版了《中国心律学》(人卫出版) 2008,2009和2010三本系列专著。 2001年成功地举办了四年一次的第七届亚太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大会。会议有53个国家和地区 380名外宾和1200名国内专家和代表参加。368篇文摘刊登在美国《PACE》专业杂志,并出版了会议专集,另外有357篇刊登在国内印制的会议论文汇编上。 2002年全国近40个心律失常专家在京召开了“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改”会议。 全国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注册: 自199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首次在全国注册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资料以来,每年坚持完成注册登记工作。 “离子通道病全国注册协作”研究: 长QT综合征全国协作小组于 1999年成立为进一步促进国内的研究,了解研究动态,实现资源共享,将注册的病种扩大到全部的离子通道病,成立了离子通道病全国注册及国际协作研究小组,并邀请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进行中国的离子通道病研究。 自2010年学会牵头开展了“J综合征注册研究”和“校园猝死高危人群筛查和防治”

置顶